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时间:2025-03-25 16:18:11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资料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经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本事和地理探究本事。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获取新知识的本事,以及交流合作的本事。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够说十分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资料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本事和地理探究本事;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资料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资料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本事、记图本事和再认再现本事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进取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确定和推理。

七、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共有教学班18个, 18个班分为二个层次,8班和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16个班的学生为平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在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相当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习。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习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2、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 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 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 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 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5人组成,集体备课和习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何文臣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杨应才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习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习题。习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3、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

4、根据教材特点选用 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

六、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 ……此处隐藏14250个字……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4、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三、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是什么样

1、分析资料,了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收集当地的气温、降水、日照等基本数据,了解适宜在当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

2、为家乡的农业园区选择适宜的农业种类

3、根据所给的地图,描述出农业示范区的蓝图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工业的区位因素

2、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

三、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焦作市概况

2、分析焦作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

3、探讨对策,寻求解决焦作市城市转型的途径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的: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北京及其他城市的自行车现状

2、分析北京市交通拥堵是否与自行车有关

3、发表意见,探究北京自行车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

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

使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概念,引导学生初不建立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观念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

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

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积极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七、 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5

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教学计划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制订本组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进度安排

时 间内 容主备课人

1—3周结束上册内容

4—5周人口的变化陈星明

6—7周城市与城市化康小茹

8—10周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黄承华

11周期中考试与讲评试卷

12—14周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杨荷辉

15—16周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刘春明

17—18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黄香政

二、集体备课要求

1、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定主备人,每2周一次学校例会后在高一309室备课组活动;

2、主备课人在集体备课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做到备考点、备教材、备练习、备教法,了解学生缺陷;

3、主备课人要重点阐述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在备课组活动时提出教学设计内容、思路和练习,备课组成员对其进行研讨,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4、每位备课组成员负责一章教学内容的备课任务,并形成文字教案,提前2天分发到每位备课组成员。

三、考试出题人安排

出题人审题人

第一次月考黄香政陈星明

第二次月考杨荷辉刘春明

期中考试黄承华康小茹

第四次月考陈星明杨荷辉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