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总结

时间:2025-07-27 13:53:03
测量实习总结(通用15篇)

测量实习总结(通用1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测量实习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测量实习总结1

为期10天的工程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测区是我们学校图书馆和工科楼,虽然测区比较大,测绘图也是我们小半个学校的平面图。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进行测量,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虽然觉得累和辛苦,但是到最后看到成果心里觉得很值得。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在这个已经步入冬天的时节,在我们测量的时间里,天气虽然不是一直晴朗,有几天风特别大,温度很低,但是并没有我们担心的雨,也就让我们安安心心的测量,我们按照老师的方法,另外加上我们的团结协作,没用多久就摸索的差不多了,当然更离不开老师的帮助。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我们是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影响误差。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最后,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习的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习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两个星期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就整个实习测量来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不过这其中也体现了我们还有许多的不足。不过我们还是完成了我们的测量,当然,这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在这里也要感谢老师,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实践当中,我们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得更好,更完美。

测量实习总结2

实习目的:巩固和加深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熟练掌握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系统地认识和练习小地区大比例地形图成图原理、成图过程和方法、地形图应用、工程施工放样等。

实习内容:

一、地形测图

(一)控制测量

该测量工作分为控制点的平面位置测量和高程测量两部分。首先到测区实地考察选取恰当的控制点连成一闭合导线----控制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能控制所测区域的大部分地物和地形特征点,且相连的控制点之间要通视良好;之后,进行导线水准测量、水平角观测以及全站仪导线控制点坐标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核、进行图根导线计算并与全站仪所测数据比较,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即为合格,若不合格应重测,,最后将各控制点按坐标指示位置在图纸上展出并标注高程。

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

我小组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六教后的小山头处两点高差过大,故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在两点间插入一转点,传递高程。

全站仪测量时,没有终测到起始点,而终测到另一用于定方向的已知点并与它的坐标比较,发现不一致,误认为测量错误,翻工好几次,最后终测到起始点,与它的比较,合格。

(二)碎步测量

该测量工作主要是测量出地物、地貌特征点点位,在图上展出,通过这些点描绘出所测区域的地物、地貌,并注记相应符号。碎步测量的一般步骤为:

1 在某一控制点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以另一方向为零方向,瞄准此方向,配零

2 选取建筑物和地貌特征点(较直的道路间隔10米左右测一点),在此点处立尺,用经纬仪测出该点视距,它与测站点连线和零方向的水平角,记录这些数据和相应的竖直角

3计算碎步点的平距和高程,根据测量数据将点展在图纸上,联系实地情况,连结各点,对一些点要标明高程(例如建筑物角点,公路上的点等)

问题及解决方法:

控制点所控制的范围是有限的,由于其它地物的阻碍不能直接通过控制点测量,此时可通过某已测得的点用钢尺量出两点距离,判断它们的相对位置,从而确定此类点位置。10A与10B连接处,林学院天井,林学院北面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但是能用经纬仪观测到的点----特别是主要地物的特征点,要尽量用经纬仪测量。

二、施工测量

(一)布置建筑基线与建筑物

此时,地形土测绘已基本完成,在图上某控制点(89点)控制范围内开阔的`空地画出建筑物与建筑基线位置,要求该建筑物与道路平行,规格为10m*20m。

(二)测设数据准备

建筑基线由Ⅰ、Ⅱ、Ⅲ点确定,在图上量出Ⅰ点坐标,量出ⅠⅡⅢ的方位角,反算ⅡⅢ点坐标;用得到的ⅠⅡⅢ点坐标结合89点坐标算出89Ⅰ、89Ⅱ、89Ⅲ的方位角以及距离D1、D2、D3,从而计算它们与88-89边的水平角β1、β2、β3。如图1

(三)实地放样

1)建筑基线测设

在89点安置经纬仪,以88-89方向配零,之后瞄准与88-89水平角为β1的方向,在此方向上有89点起量D1,所得的点即为Ⅰ点。同理测设出ⅡⅢ点。测设好建筑基线后,要对它进行检核和改正,方法为:

①角度:在Ⅱ点安置经纬仪,测∠ⅠⅡⅢ,四个测回,算出它们的平均值β,由β算出改正数δ,当β>180°时,Ⅱ′向外角量δ,Ⅰ′Ⅲ′向反方向量δ;反之,Ⅱ′向内角量δ.再测∠ⅠⅡⅢ直至角度误差在20″内.如图2

②长度:用钢尺量ⅠⅡ和ⅡⅢ,若相对误差小于1/3000,则合格,不合格要进行调节。

2)建筑轴线测设

如图3,在Ⅱ点安置经纬仪,以ⅠⅡ方向为零 ……此处隐藏20827个字……定要重新测量;绘制格网铅笔的粗细要根据规定,反复检查以减小误差,网格对地形图影响很大;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总之,这次测量实习我深有感悟,不仅给我提供了一个提高各方面能力的平台,尤其是控制到碎部的观点,足以推广各个科学领域,如钱学森先生的系统科学,不正是强调这些结构框架的重要性,还牵涉到思维的习惯,由点连线,由线成面,再成立体。把握到关键因素,亦是优化的一种思维方式。

实习让我获益匪浅,提高了团队合作协调,集体荣誉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能力,还有注意要爱护公共财产,保管仪器,这些都为日后参加工作增加了一次实际经验,打下了基础,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进行计算时,特在此感谢章老师不辞辛苦指导工作,对提出的问题的耐心解答。

将来工作虽然可能不直接从事测量的工作,但是这些知识和经验基础都将服务于我将来的事业,为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杰出人才奋斗吧。

测量实习总结15

从20xx年11月26日至20xx年12月7日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是我们重庆市永川区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不过,让我们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已经步入冬天的时节,在我们测量的时间里,天气晴朗,并没有我们担心的雨,也就让我们安安心心的测量,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进行测量,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没有感到辛苦,反而还能自得其乐。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水利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我们所学的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

首先,我们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作到:

(1)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

(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第三,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习的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习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两个星期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应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由于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全站仪,所以当我们拿到它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使用,而且我们班五个小组只有三个小组借到了全站仪,这给我们的测量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从学会怎么使用全站仪到能够熟练地运用它,我们感到蛮高兴的。

(4)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比较难的还是检验校核,不过,我之所以认为它难,也是因为在此之前不是很会计算它,在这次实习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计算方法,现在也能自己把它计算检验出来了,顿时觉得校核也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难。

(5)最后的困难就是画图的部分了,虽然画图是交给一个同学完成的,但是我们整个组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错,图就不可能画出来。我们画图之初,最先是把九个控制点的坐标画出来,然后绘图员就画的三食堂,当我们还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却被告之需要重画,而且有的坐标也有一定的误差,我们就不断的在檫了画、画了檫的过程中如此往复,不断精益求精,测绘图的一点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学才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

就整个实习测量来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不过这其中也体现了我们还有许多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记得这次的经验教训,精益求精,力求能最到更好!

《测量实习总结(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