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反思1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县级的评优课比赛活动,这次比赛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比赛的课题是小学音乐二年级上《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傣族风味的歌曲,曲调清新优美,描绘了傣族小朋友和漂亮的小孔雀在河边轻轻的跳舞的美丽情景,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强烈兴趣,我思考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从感性、体验入手,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领学生用身体感觉音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切身的感受。
课一开始,全班学生听着《月光下的凤尾竹》拍手进教室,营造了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为整节课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接着用了以学生听、说、唱、跳、创为主,了解傣族风俗为辅的手段来教授本课。下面我就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本课进行教学反思。
优点一:课堂气氛活跃,环节比较紧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能和老师默契配合,学生表现了极浓厚的兴趣。首先,我以谜语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引导学生们欣赏美丽的傣族风光,了解傣族风土人情,学跳孔雀舞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引出歌曲做了良好的铺垫。在歌曲学会以后,我邀请学生用一些简单的小乐器如:三角铁、双响筒等为歌曲伴奏,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人人争当小乐手,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演奏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节奏感,又增加了对傣族音乐的了解,
优点二: 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更勇于表现美,敢于表现美。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我设计了让学生为歌曲编创舞蹈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由编创舞蹈动作,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歌曲,在唱唱跳跳中再一次体验歌曲风格。学生们兴致很高,积极思考,虽然最后有些学生舞姿不是很优美,编的动作甚至有些可笑,但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这就达到了本环节的.教学目的。
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接下来,我谈谈本堂课的不足之处:
缺点一:我的语言有些太书面化,太生硬,语言还不够精炼,低年级孩子对有些话语不能更好的理解,感觉学生和老师之间有距离。
缺点二:课堂上的应急能力不强,对于学生临时的一些问题不能即使恰当的给予解答。
缺点三: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当学生表演完后,应及时的指出优缺点,以利于其以后做得更好。具体的评价语言比较少,学生不明白应从哪方面改进。今后在课堂评价方面应予以加强。
在这次评优课比赛中,我荣获了小学组比赛的一等奖,这与学校领导和同组音乐教师的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经过她们多次认真的听课、评课、指导,我把大家的意见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里面。虽然比赛的过程很辛苦,但是我从中收获着新课改带来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收获着成功的喜悦与汗水。
总之, 音乐是快乐的艺术,是美的艺术。在这充满美的课堂上,我们音乐老师应该象园丁一样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自己的土壤,精心的培养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神奇与美妙,感受生活的灿烂与美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总结自己的优缺点,探寻更好的教学方法,与同学们共同创造一个快乐和谐的音乐课堂!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反思2《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四二拍,一段体,五声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这首歌曲及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定了两个学习目标: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简单的傣族孔雀舞的动作,并能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唱歌曲。为此,在课堂中我开展了“观孔雀——仿孔雀——唱孔雀——跳孔雀——赏孔雀”这一系列的活动。
一、观孔雀
通过复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引入到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在教师的清唱中,学生能更为清晰地知道歌曲唱的是傣族的孔雀,通过观看孔雀以及孔雀舞蹈的图片,学生了解了傣族人民对孔雀的喜爱以及傣族的孔雀文化,知道了孔雀舞蹈的特点,为下面的模仿孔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仿孔雀
由于在观孔雀的活动中学生对孔雀舞蹈的手型已经有了了解,所以学生的手型基本正确。在此基础上学习了孔雀鹤立、孔雀开屏等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孔雀舞手势都能做的有模有样,可是一和舞步结合起来,问题就显露出来,手上动作和脚上动作不是那么协调,整体动作显得有些生硬。通过细致的讲解、示范、纠正,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简单的孔雀舞动作。这也给了我一个提醒:在今后的歌曲教学中要适当教授一些正规的舞蹈动作,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自己根据歌曲编创动作,否则学生在编创动作方面不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唱孔雀
模仿孔雀的舞蹈动作后,学生明显有些累了,这时候正是让学生坐下来欣赏歌曲的好时机,于是,我就让学生静静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速度,然后再次聆听歌曲,并采用强拍拍手,弱拍孔雀舞手势的方式感知歌曲的特点,巩固孔雀舞的手势。在随琴哼唱歌曲中,感知歌曲的难点部分——歌曲最后两句旋律,这两句旋律由于节奏、歌词相同,后两小节音稍有变化,学生很容易唱混,通过节奏拍念、旋律模唱,学生很快就掌握。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多次的聆听、模唱,歌曲的演唱自然就水到渠成地学会了,并且学生也能自己处理出歌曲的演唱情绪。
四、跳孔雀
根据歌曲的内容结合学过的'孔雀舞蹈动作,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编创舞蹈。说实话,在这一环节中,我是比较担心的,学生的孔雀舞动作学习的时间有点短促,动作还不是很熟练,运用到歌曲动作的编创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恐怕很多学生会舍弃所学的孔雀舞动作,自己想一些动作编创,这就违背了我想让学生在律动方面有所提高的初衷。可是没想到大多数学生虽然动作不是那么优美,可是还是努力地把所学的动作编创到自己的舞蹈中。看到学生不太自然却尽力做好每一个动作时,我为他们这种努力提升自己、不放弃的精神而感到骄傲,同时我也告诫自己,对待每一位学生都不能放弃,因为他们都有一颗进取的心,只不过花期不同,我们唯有静待开花,才能迎来春色满园。
五、赏孔雀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欣赏了有“孔雀”之称的杨丽萍老师所表演的《雀之灵》,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的舞蹈中,感受杨老师所演绎的孔雀舞,提升他们对孔雀舞的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对他们再次表演唱歌曲也是一个提升。
这一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 ……此处隐藏8512个字……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设计本课。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
在本课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起到了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
例如:舞蹈《雀之灵》片段导入,使学生在观看舞蹈视频的过程中,熟悉孔雀的`特点,自主发现并能够模仿孔雀舞中“孔雀头冠”的动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乐于和老师一起探究“舒展羽毛”、“展翅开屏”的舞蹈动作以及模仿出老师做的孔雀舞动作;再如,图片视频“傣族风情”,学生通过大屏幕浏览“孔雀之乡”,欣赏完短片之后,学生对傣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及情感;此外,我制作的“卡拉OK”式的歌曲视频也很好地发挥了作用。图片和歌词相结合,学生快速地熟悉并理解了歌词,同时,通过生僻字标注,学生也能在观看中解决生字。
二、有效提高音乐素养
在本课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聆听、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首先,学生通过探究、模仿,掌握了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在相互比美的情景中,增强了表现力,提升了舞蹈气质;在模仿葫芦丝模唱的环节中,提示学生嘴巴放松、轻唱,声音连贯、自然等,训练其发生方法及演唱技巧;我引导学生用食指模仿孔雀轻盈的脚步和它一起舞蹈,以此来感受歌曲节奏,并渗透轻声演唱;我还引导学生通过用线条、图形或舞蹈动作,来记录所感受到的音乐,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及表现力……此外,我还通过“对口型学唱”、“接龙学唱”等方法,使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进行听唱法学唱的训练。
在和长虹小学的同学们合作的这节课中,有我专业成长的足迹,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1.我对时间的掌握不够好,有些环节显拖沓,以至于欣赏部分进行得很匆忙。
2.课件出了点儿小问题,虽然自己弹唱弥补了,但还是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多积累经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智慧,面对生成资源,从容面对,巧妙解决。此外,要调整好上课节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反思14我这次选教的是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这是一首描写傣族风情的儿童歌曲,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强烈兴趣,我思考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从感性、体验入手,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领学生用身体感觉音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体验,甚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切身的感受。比如,一开始,全班学生听着《金孔雀轻轻跳》拍手进教室,营造了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为整节课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如果说过去的.音乐教学只是“教学生唱歌”,那么,我感觉到现在的音乐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兴趣的、主动地融入到音乐中来,这是我在备课、预设过程中的点滴思考。
试教——我体验到一种经历叫成长
这节音乐课,同组的老师多次认真指导,试教后效果一般,我几乎要放弃。然而,面对他们急切的目光、耐心的指导,我从心底涌动着的是太多的感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重新理清思路,逐步明晰了师生互动的思路,以及课堂常规的培养方面如何在课堂中充分的体现。感觉到自己在试讲、评课、反思中成长着。
展示——我享受到一种遗憾叫真实
永远忘不了上展示课的经历,面对同组老师们期盼的目光。我鼓起勇气与孩子们一道走进了音乐的殿堂。当我与孩子们一道身心陶醉于傣族风情的余韵、孔雀舞的优美舞姿、音乐美妙的旋律时,一些环节不如自己预设的那么美好,课上的我总觉得有点慌乱,甚至担心会出错。过多的担心出错使我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放松,达到最佳状态。当然,我作为一个当局者,也许对自己失误还没有能看得清楚,遗憾的地方还有许多,但是,我的体验是真实的。有了这样的遗憾、有了这样体验,未尝不是一种积累和心得。
本课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整个的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环节比较紧凑,通过反复听唱歌曲,旋律的模唱,学生对于歌曲的旋律比较熟练。音准唱得比想象中要好得多,歌词填唱的也比较准确。
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更勇于表现美,敢于表现美。
本课的不足之处:
教学时间不准确,提前了几分钟,要不然学生可唱得更熟练一点。
学跳傣族舞的环节,应该在边教边跳的过程中把舞蹈名称交待更清楚。
最后,我从心里深切的感受到:这次展示课从准备到正式上课和最后的评课,同事、领导对我的帮助与关爱,以及最后对我的肯定,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有勇气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长……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反思15这节课的《金孔雀轻轻跳》选自人音版第三册音乐课本,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我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所以选择以孔雀为题材的教学设计。本课是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两个基本元素展开的一堂自主、开放、活泼的舞蹈课。
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关键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师的舞蹈,启发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通过欣赏老师的示范,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仿学习孔雀的动作。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通过听、说、想、做、跳等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始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我以大孔雀的出现,始终贯穿整堂课,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模仿性的形体舞蹈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学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模仿为主线,将形象的舞蹈通过模仿动物来展开,引导学生用心体验小动物。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更深一部的了解。一开始教师抓住学生爱模仿表演的特点,利用舞蹈小律动组织教学,通过形象生动地和有节奏的形体动作,让学生比较主动自然集中了注意力,进入学习中。总之,我是根据这一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教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给出典型的节奏型,并与学生互动感受傣族的孔雀舞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虽然我设计的很不错,但还是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参与集体活动。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还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生怕学生学不好,放开就不能收回来。这是我们大部分教师所犯的错误,应该还得改进。多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的参与,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真正的实现学生自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