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10 18:17:11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雁归来》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怀,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2、过程与方法: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自然的熏陶。

【重点】

学习本文的描写手法。

【难点】

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敬畏自然》中写道: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恶魔的美食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著名论理学家,他对大雁是这样,他怀着喜爱的心情,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种种活动情景,他对大雁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能让我们走近大雁。

二、课前热身

1、生字识记:

雾霭(ǎì)

缄(jiān)默

狩(shòu)猎

凋(diāo)零

2、词语识记:

目空一切

弥漫

滑翔

迁徙

赌注

3、预习效果反馈: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的哪些个性特点?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作者描写了南飞的大雁,描写了冬季的大雁,描写了孤雁,描写了4月间大雁群居的鸣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四、合作探究

1、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述的理想感情。

⑴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临了。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⑵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蒲身上的冬天。

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语言生动形象。

2、阅读课文第6──10自然段,探究下列问题

⑴选文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

选文对大雁到玉米地的旅行,春雁的集会秩序以及集会中的激烈辩论等作了生动的描写。

⑵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这句反映了怎样的事实?

反映了季节的更替及春雁的'觅食习性。

⑶作者笔下的大雁有思想,有家庭,有欢乐也有不幸,他是怎样表现这一切的?

作者往往用诸如低语问好邀请旅行喧闹咕哝激烈辩论发言等颇具有人性化的语言,使得大雁了思想,有了家庭,有了欢乐也有了不幸,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画面,具有特别强的感染力。

五、达标反馈

1、字词见课前热身。

2、课文结构见整体感知及板书设计。

3、仿照例句的格式续写两句话。例句: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分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分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环保意识,让我们跟着一起去领略了人与动物相伴的乐趣。

2、方法归纳:

⑴抒情散文,形象性,知识性,事情性的完美结合。

⑵观察细微,笔触细,本文用拟人手法写大雁,形象生动

3、延伸拓展:

利奥波德以充满喜爱的笔调向我们描绘了一群归来的大雁,你能否用充满感情的言语再现一种可爱的小鸟呢?请就此写一个片断。

【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

归来(喜爱)

(抒情散文)

雁队和孤雁(感伤)

珍视动物

鸣叫(辩论-误论-喜爱)

保护自然

联合的观念(赞美)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⑴ 朗读课文,归纳要点,把握文章,训练学生 概括理解能力。

⑵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⑴ 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⑵ 体会本文生动描写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珍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

1、理解说明对象和特点;

2、理解作者的情怀;

【教学难点】

对文中一些表意含蓄的句子的理解感悟。

【教学方法】

1、读、悟、赏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面前,就宣告春天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聚会,寂寞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美国著名论理学家利奥彼德对大雁情有独衷,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命,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怀着对大雁喜爱、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的种钟活动情景。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大雁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大意:

1、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感受文章主旨。

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2、领悟文章的主旨:

明确:作者从大雁身上感受到了善性、友情、亲情、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探究思考:

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那些特点?

2、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3、朗读下面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⑴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 ……此处隐藏16673个字……似的,有集会,有辩论,讲亲情,讲友谊。

大雁身上有许多珍贵的品质:团结,勇敢,善良,温和,大方,这些从文中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

五、拓展延伸

结合研讨与练习一,谈谈人们究竟“失去”了什么东西?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积累关于大雁的一些科学常识。

2、品读课文,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主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2、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每当萧瑟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常常组成整齐的行列,划过天空,在蓝天留下美丽的诗行。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大雁的知识。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大雁的生活习性。

2、大雁的生活习性,在文章中又写到了哪些内容?

三月,大雁归来;

大雁的觅食;

大雁的集会。

3、跳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笔下的大雁是怎样的大雁?

南飞的大雁冬季的大雁归来的大雁孤独的大雁春天觅食过程中鸣叫的大雁四月夜间群居的大雁向大地洒下野性诗歌的大雁

4、再一次跳读课文,找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表明作者对大雁的喜爱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5、请你把文中具体描写大雁的句子连缀成文,来读一读,感受画面,感受美。

三、课文探究

1,作者用如此优美的语言来描写大雁的归来,他想告诉大地上的我们什么呢?

2、在同学们讨论发言之后,介绍《沙乡年鉴》的相关内容。

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四、课文拓展

1、请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2、一行大雁乘风而起,那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看配乐图片,介绍画面(注意说明的顺序)。

3、展示、评价。

五、课后作业

1、请从课后“读读写写”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语言要生动,字数在150左右。

2、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

1.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

能力:

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们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四、教学安排: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每当萧枫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雁的记忆。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要点,把握文意:提问:

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

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侯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一言以蔽之,即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三.课堂讨论:

提问:为什么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

明确:课文中说明大雁知道威斯康星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而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不是偷偷摸摸的,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明大雁知道法规,在春天的白天放心地活动,觅食。

四.品读赏析:体会本文独特的写法。感受浓郁的思想感情。

师点拔:有人说这篇文章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请同学们选择这三点

中的一点进行探索,探究方式:例子+评定。

(1)探究知识性:

明确:飞行路线之直,雁队的数字分析等知识都是作者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为人们闻所未闻。

(2)品味形象性:

明确:本文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

如:春雁归来时的热情低语,向水洼池塘问好,觅食前后鸣叫,似乎先有场辩论,返回后还会论述食物的价值;晚上大雁群居沼泽集会,发言,激烈的辩论,深沉的总结,稀疏的谈论,形象的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利用“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3、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2、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有关大雁的图片。

2、用《辞海》简介大雁,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大雁”什么时候“归来”?

2、回到了什么地方?

3、它们在这里呆了多久?

4、这是怎样的大雁?

三、研读思考

1、大雁为什么能这么快乐?谁给了它们这份快乐?

(1)大雁:内部的友爱、无私、民主

(2)沙乡:沼泽、池塘、沙滩、粮食……这块土地,给了它们回家的感觉。

(3)人:沙乡的人们理解它们的需要,不干涉、不惊扰,给了它们一个自由的世界……

2、谁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境界?

作者简介

3、你觉得作者是文学巨匠还是环境保护者?请到文中找依据。

4、为什么要珍爱保护野生动物?

四、拓展延伸

出示有关大雁的诗句。

五、作业布置

读一读《沙乡年鉴》,能读懂多少是多少。

写一句话的读后感。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