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理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教学准备:计算器 课件 学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1)谈话交流: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喜欢)
其实超市不光是我们购物的一个大买场,同时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大园地。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超市的文具区,看看能学到哪些数学知识?
师问;你想买什么?买多少? 老师把大家的问题从难到易整理一下。如果要买2个文具盒要付多少钱呢?怎么列式?
(板书:6×2=12(元))6×2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个6相加是多少?)
如果要买3支铅笔要多少元呢?可以怎样列式?(板书:0.8×3)
0.8×3表示的.意义是什么?(3个0.8是多少?)
由此可见: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3)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一)学习“0.8×3”。
1.启发:买3支铅笔到底要花多少元呢?板书:2.4(元)2.交流想法:你是怎样得到的? 预设学生有以下几种想法:
想法一:连加法:0.8+0.8+0.8=2.4元
想法二:把元转化成角。0.8元=8角,8×3=24角,24角=2.4元
想法三:因为8×3=24,所以0.8×3=2.4 提问:为什么要在积里点上小数点?(如果不加,2.4元就变成了24元)
想法四:用乘法竖式计算。
你会列竖式吗? 谁来试一试?(指名上黑板板演)
出现了如下的任何一种后,追问:有不一样的列法吗?板书出第二种竖式形式。比较:
0.8 0.8
× 3 × 3 2.4 2.4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数位对齐,未位对齐)那哪一种更合理呢?
谈话: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把0.8元看成了8角,得到3个8角是24角,再转化为2.4元。也就是要按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所以要末位对齐。
教师:现在,我们得到“三八二十四”。
教师在积的位置上写上“24”后提问:小数点能不点吗?为什么? 4.讨论:你觉得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二)学习“2.35×5” 如果要买3支钢笔要多少元呢? 板书:2.35×5= 那你会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有意识地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自备本上。2.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按整数乘法的方法算出积1175,再在积里点上小数点
师追问:小数点点在哪里?
3.验证:那2.35×=7.05,对不对呢?
小数点真点这里吗?我们用计算器帮忙验证一下。
用计算器验证后,教师提问:哎,刚才计算时你是怎么知道积就是两位小数的呢?(因为因数里有两位小数)
4、得出:
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那积的小数点位置如何确定呢?
三、探索积和因数中小数位数的联系
1.观察两个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呢?
(一位小数乘整数,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2.那么一个三位小数乘整数积是几位小数? 一个四位小数乘整数,积是几位小数?------
用一句话说就是——几位小数乘整数,积就是几位小数(板书)3.不过仅凭这两个式子就得出这样结论,似乎有点欠妥,(板书 ?)那么我们就用计算器对下一道题验证一下。练习:1.125×35 0.8752×16 1.32167×9 1.25×()1.25×(2)师:怎么回事?对我们的结论提出了挑战。让我们借助竖式来进一步看看吧。
(原来计算器很聪明,已经灵活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把积的小数末尾的0化简。)
补充:因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小数,积也是(几)位小数。积的小数末尾有(0),一定要(化简)。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根据情景图,你想买什么,买多少?应付多少元? 独立完成,小组内共同验证,集体点评。
2、假如文具区的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不出小数点,你能帮它算出下列算式的结果吗?
课件出示: 已知:148×23=3404 那么:14.8×23=
148×0.23=
148×2.3=
1.48×23= 交流:怎你是怎么得出各题的积的?
3、()里可以填哪些数? 看谁填得最多?()×()=4.8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学到什么?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整数》第一课时,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2、经历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建立模型和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3、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用具:课件PPT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听说四年级的同学们很聪明,老师今天考考你们:
1元=角3元=角10角=元102角=元
一、创设问题情境
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连小学四年级的`小明、小军、小刚也受到了影响,他们踢起了足球,即使在这么高温的天气里也是乐此不疲。这不,口渴了,他们三人到商店里买水喝。假如他们3人买同样的饮料。
1、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1:买3瓶娃哈哈矿泉水要多少钱?
预设2:买3瓶冰绿茶要多少钱?
2、你能解决吗?1、1×3=3元2、3.5×3=?
……此处隐藏23064个字……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
师:(出示主体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
1、放飞第一个风筝。(点击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0。712 1。2
×4 ×4 ×5×5
_____ _____ __________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点击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7。5 1。35
× 4× 3
__________
300 40。5
(2)解决问题:
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点击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5教学内容: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题——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小数乘整数。
人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好时候,也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时节,同学们你们在春天常参加那些活动呢?喜欢放风筝吗?这不,有几位同学正在买风筝准备去放呢。
二、探究新知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请你当一回售货员,算一算这三个风筝的总价是多少?
师:谁来汇报你的结果?(根据学生回答,师逐一在屏幕上出示)
A: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师:你用学过的加法的知识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叫“学以致用”
B: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C: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师:你其实是把小数先转化成了整数,再按照整数的乘法去做。这叫做“活学活用”很高明。
D:先不管小数点,用35×3=105再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师:她的意思也是先把小数变成整数来做的,和第三种做法还是不谋而合的!
师提问:
上面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后两位同学的做法(指着背投)
师:把3.5变成3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新的积与原来的积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要把新的积怎么样?小数点怎样移动?
总结思想:同学们,你知道吗?在我们刚才整个的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中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把不熟悉的的小数乘法转化成小数加法,或者整数乘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把新问题转化趁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巩固练习
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
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指名说是如何算的(生描述,使用背投演示)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 7 2扩大100倍7 2
× 5 × 5
3.6 0缩小到它的1/100 3 6 0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练习
2.05×4 12.4×7
出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乘法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对,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小数乘整数”
师:想一想我们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①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看因数中的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背投出示)
巩固练习
l计算
7 ×4 25×7
0.7×4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①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小数位数与因数中的相同。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有0,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末尾的零是不能去掉的。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要注意些什么?(应明确:计算时要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积中小数末尾的0.)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