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事迹材料锦集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事迹材料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匠事迹材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工匠事迹材料1CRH380A型列车,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试跑京沪高铁,小展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小展坚守生产一线24年,他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
CRH380A型列车,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试跑京沪高铁,它是XX向全世界推销中国高铁携带的唯一车模,可以说是中国高铁的一张国际名片。打造这张名片的,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高铁首席研磨师——小展。
486.1公里,这是380A在京沪高铁跑出的最高时速,它刷新了高铁列车试验运营速度的世界纪录。如果把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车轮是脚,转向架就是他的腿,而小展研磨的定位臂就是脚踝。
初中毕业后,小展考上了铁路技校。没有想到的是,20xx年,他会被万里挑一,成为第一位学习380A型列车转向架研磨技术的中国人,小展对技术的掌控和精准把握,让日本专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小展说,工匠就是凭实力干活,实事求是,想办法把手里的活干好,这是本分。他说,要把这份手艺继续干下去,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
一心一意搞技术,不当班长不当官,小展似乎与当下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小展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
如果每一件中国制造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位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中国制造就能够跨过“品质”这道门槛,跃升为“优质制造”,让更多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释放更耀眼的光芒。
工匠事迹材料2郑继雷是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擅长焊接工作。18年的工作历练,让他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一名高级焊接工艺工程师。
自20xx年参加工作以来,郑继雷一直苦心钻研焊接技能和焊接专业知识,从生产一线开始干起。从最初苦练焊条电弧焊焊接锅炉开始,到现在开发焊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从生产车间焊工,做到高级焊接工艺工程师。
20xx年底,郑继雷只身前往秦山核电站,完成产品安装调试,其中工作内容不乏组对、焊接、校形、装配,他成功参与完成秦山核电站更换顶盖的工作,得到法国客户的一致好评。
20xx年,在生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科技进步项目产品中,郑继雷攻克许多焊接技术难题,涉及碳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钴基合金、蒙乃尔合金等材质焊接,并取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难度很大的Ω型焊缝的问题解决,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用人工焊接方式成功代替了国外几百万的设备焊接。
20xx年至今,郑继雷推动三新技术引入,成功引入手持式激光焊接、管道密封焊接、管道焊接专机、机器人焊接应用等,在解决生产产能瓶颈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其产品涉及的项目产值总额达7亿多人民币。
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郑继雷还将自己积累的技术经验倾囊相授给徒弟和工程技术人员,前后带徒30余人,同时年均培训设计人员、质量人员、一线工人等100人次,为企业生产工作保驾护航,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后起之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冰凉的钢铁上焊接出火热的人生,这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成为郑继雷的人生目标。拿起焊枪的那一刻起,他就暗下决心,做工人就要做一名出色的工人,做焊工就做一名技术一流的焊工。他身上每一个被飞溅的焊花烫下的伤疤,都转化为在焊接技术道路上奋斗的动力。凭借敬业精神,他创造了突出的岗位业绩,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长为高级焊接工艺工程师,用高超的技艺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下一步,我还想尽量接触更多有挑战性的项目,争取更多的突破。”郑继雷表示,自己将在焊接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前行。
工匠事迹材料3随着集团公司海外战略的实施,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加入海外战队,于20xx年担任了蒙古乌兰巴托东四路立交桥项目工程部部长,开启了人生的海外施工之旅。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自我加压,用一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哑巴英语到畅通交流,并熟练地掌握了国际施工标准,工程项目平稳推进,获得当地政府和业主的肯定和赞扬。
20xx年,更为遥远的非洲成为我新的战场。我所在的坦桑尼亚50公里项目更是地处偏远、人烟稀少。破落的房屋三三两两的歪在土路两边,孩子们甚至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衫,这是我眼中真实的非洲,贫穷真实存在。物质匮乏、交通落后,每年雨季过后,我所在的项目更是疟疾和风寒的高发期。这七年来,项目上所有职工都不同程度的'感染过疟疾、风寒等疾病,我也没有例外。记得我第一次感染疟疾时,高烧、全身无力、头痛欲裂,唯一的小镇卫生室都在几十公里外。当时卫生室的条件十分简陋,设施更是陈旧,护士粗糙的抽血、验血、输液技术,更增添了病人的痛苦,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经过整整5天的点滴治疗,症状才终于有所缓解,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到疲惫不堪、好不彻底。非洲肆虐的疟疾,不是听闻而是实感之后才知道不是耸人听闻。
那年,我已步入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时期,父母年迈、岳母病重、还有儿子需要照看,所有担子都落在妻子的身上,我深表惭愧。她既要照看病重的母亲、接送孩子上学辅导功课,还要照顾我年迈的父母。可是为了我的事业,为了我们的家庭,她默默的付出、无私的奉献,给了我征战四方的勇气和决心。在这里我要说一句珍藏在心底多年,想说又没说出口的话:老婆,我爱你,感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感谢你给予我和我们家这么多年的包容和爱!
20xx年,由于受气候影响,坦桑尼亚50KM项目施工进度比较缓慢,两年工期时间已过一半,但预付款仅收到50%,产值完成率不足5%,业主及监理对项目进度表达了不满和担忧。为了解决项目所遇到的困难,改善企业在业主及监理心中的形象,维护公司在坦桑的荣誉,我接下了项目经理的担子。如何在这样的环境条件和困难面前,顺利组织施工生产,成为我人生的另一课题。
要改变项目进度缓慢的现状,关键就是要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产值,实现项目资金的可持续流转。为此,我以落实集团公司法人管项目为手段,采取三项关键措施,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实现了项目良性发展。
一是方案入手,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及设计图纸。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发现路基是影响项目进度的关键因素,重难点是路基施工需要大量机械设备,而坦桑物资极度匮乏,连工地使用的对讲机都要靠从国内购买,遑论其他。因此,只能在现有条件下想法提高施工效率,经与项目的同志们一道认真研究施工 ……此处隐藏13595个字……生产时造成气化罐无法保压,他结合相关生产经验,提出在该电磁阀前加装手阀,并通过该阀控制气化罐排气量,使罐内压力维持在稳定值附近,有力保证了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他还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为高温气冷堆元件生产线按计划节点运行投产提供了保证。目前,该生产线已全线运行,标志着我国核电燃料元件生产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前沿。
对于节能降耗,xx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自己动手解决难题就是一种节约。”在某产品生产工艺中,一度出现盐酸消耗量偏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他认真分析和观察工艺过程,通过数月无数次的试验,反复摸索计算,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数据,使盐酸单耗下降了xx吨,仅此一项就节约生产费用30万元。在某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形态多样,成份复杂,专业物料占用量大,收率低,严重制约着工艺的产量达标及产能提高。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利用业余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分析论证,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提出了混酸溶解的新工艺方法,缩短了工艺生产线,降低消耗10%,收率提高xx,因而盘活资金50万余元,此工艺已申报成果专利。在某低碳产品生产过程中,一度出现铁、镍元素超标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行。面对难题,他没有退缩,认真查找原因,排除各种可能性,最终确定了导致杂质超标的原因是在沉淀和煅烧过程中引进了杂质,并制定了沉淀后晶体酸洗法和煅烧尾气快速转移法,从而保证了该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为该产品的按期交货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公司增收节支近百万元。
工匠事迹材料12李建国——从事烹饪工作40年,在创新机关食堂烹饪技艺技法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干一行,爱一行”,留心大锅菜烹饪方法的探索和总结,组织编写了《热菜卷》、《凉菜卷》、《自助餐副食卷》等中国大锅菜系列图书,收录656道菜谱。在注意菜肴烹饪中色、香、味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了菜的营养,把大锅菜做出“小炒”的滋味来。注重节能减排,对大锅灶进行设计改造,节能效果达到37.6%,每年节约燃气近1000立方米。曾荣获中国烹饪大师、国家机关首届烹饪金牌、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施品芳在加工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气密试验接头。这一个零件他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背靠车床,一身工装。凝神专一,技近乎道。任何一个工业时代的故事中,都少不了工匠的身影。新华社记者裴鑫摄
工匠精神并不是个新词,在德国、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正是因为工匠的坚持专注,正是因为对产品完美形态的不断追求,才最终生产出举世闻名的精品。无论瑞士手表、军刀,还是日本的家用电器,德国的汽车,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的出现绝非偶然,工匠精神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日本,工匠被称作“职人”,而“职人精神”也贯穿到各行各业。最近几年,大卫·贾柏所拍摄的纪录片《寿司之神》风靡网络,讲的就是东京银座一家看上去很普通的寿司店主小野二郎的故事。这位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终其一生都在捏寿司,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学徒们。
“你必须爱你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片中,在小野二郎的店里做学徒,必须首先学会拧毛巾,直到完全学会了拧毛巾,才能碰鱼,然后才是用刀。十年之后,才开始学煎蛋。正是这看上去极其严苛的标准,才让这家店誉满天下,“米其林指南”为其打了三颗星,意味着这个餐厅“值得特别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访。
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确保了这个国家始终有着最优秀的工匠。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始终坚持“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小学生小学4年毕业之后进行一次所有人才的“分流”,许多学生进入通往职业教育方向的中学,最后经过职业培训后就业,或者进入高等院校——应用科学大学深造。德国政府还规定,德国企业有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这确保了学生可以有机会跟着有经验的技师学习一手实用知识和技术。
与此同时,在德国工程师是非常受尊敬的职业,也有着不菲的收入,这激励了更多人选择这样的职业。工匠精神贯穿在大企业和各类中小企业中,以质量为生命,以质量赢得声誉,不断打造质量最高的产品,而不是追求所谓的“物美价廉”。
在瑞士,制表商对每个零件、每道工序、每块手表都以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精神打造。这个没有独特资源的国家,如今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观察者认为,工匠精神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对机械表精密度的高要求,几乎使得瑞士手表霸占了全球市场。据了解,有一些手表,其中零件可达七八百个,即使是顶级表匠,一年也只能造出一个。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有过对“工匠精神”的绝佳比喻。
《庄子》中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一个叫丁的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都合乎乐曲的节拍。
传说当然只是传说,但这背后对于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却是中国历史上绵延不绝的一笔精神财富。在璀璨的中国文明中,无数巧夺天工的珍品,正是工匠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产物。这样的追求,曾一度在对量的追求和低成本的追求过程中,被人们忽视过。如今,这精神正在重新焕发生机。
工匠事迹材料14xxx,维修二项目部第四综合维修部主任。在27年的一线信号维修工作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多次急难险重关头,他敢于迎难而上,勇挑重担。20xx年,他带领维修部员工克服困难,加强设备检查、维修,协助各小班查找、解决设备隐患和问题,针对设备的使用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维修方法。
在一次跟班执表检查时,机房内MMS道岔转换监测曲线显示四惠6#道岔由反位搬至定位时转换时间偶尔比正常转换时间稍长。从细微的数值变化,敏锐地判断该道岔存在隐患。随即组织人员进行反复的搬动试验,确认故障原因,经处理,设备恢复正常,避免了因道岔表示故障造成可能出现的列车无法排进路,严重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的设备故障,为确保地铁安全运营做出了突出贡献。
工匠事迹材料15xx,维修四项目部第三综合维修部主任。工作严谨细致,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通过精检细修,20xx年,在日常跟班执表中,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俸伯折返道岔表示缺口经常跑口问题,化解了可能导致的道岔挤岔的风险。积极与线路公司开展道岔联合整治工作,有效降低了由于工况不佳对道岔机械连接部分造成的'影响,降低道岔拉力,提高道岔设备的稳定性。善于借助监测和测试设备开展设备排查和处理,大幅度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水平,缩短故障处理延时,使维修部信号设备故障延时同比下降10%。注意日常技术培训,积极组织开展设备维护、指标测试、故障处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有效提升维修部员工故障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通过强化员工对15号线日信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的学习,使员工摆脱对厂家的技术依赖,能够独立快速的处理设备故障。
在20xx年三大战役重点保障期间,所辖设备未发生C类及以上事故,圆满完成各项保障工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