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5篇(热)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认识“沿、际、抬、信”四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4、初步理解“坐井观天”寓意。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坐井观天”寓意。
教学准备
青蛙、小鸟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瞧,他们是谁?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坐井观天》,讲的就是他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不仅读起来有趣,还告诉我们一些深刻的道理,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
二、教学过程
(一)字词
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见带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井沿无边无际抬头不信青蛙回答
1、词语:指名读齐读
2、生字组词:这些红色的字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谁来单独读一读。
3、并组一个和书上不一样的'词。
指名,开火车
4、生字、组词、造句:下面来点更难的,谁能读字、组词,再根据你组的词造一个句子呢。
(二)朗读,理解
1、默读课文,青蛙和小鸟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故事?
@你从课文第几自然段看出的?读一读。生齐读。
“井沿”是指哪呢,看,老师画了一幅简笔画,谁来指一指,哪是井沿?(指生认)。那老师还要请你帮个忙行吗。你能把小鸟和青蛙请到它们相对应的位置上么?指着说一说。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板书:争论天的大小
2、他们是怎样争论的呢?咱们一起来读读他们争论的话,在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课文的2-7自然段。)
(1)男女生对读。(老师旁白,男,青蛙。女,小鸟)
(提出问题: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能在文中画出来么)
出示: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理解:“大话、不过。”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理解“无边无际”,什么是无边无际。(生回答)
教室能说是无边无际么,操场能说无边无际么,什么能说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草原、田野)
(出示图片:同学们说得真好,那咱们大家和老师知道的无边无际的事物一样么?)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看看该怎么读,应该体现出什么?(带动作读)
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
(2)老师读青蛙,生读小鸟。
(3)小组合作读
(4)表演读(动作)
三、理解寓意
他们就这样争论起来了,那他们到底谁说的对呢?(小鸟)。小鸟为什么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呢?
“飞了一百多里。”小鸟到过很多地方。
说话训练:小鸟飞啊飞,飞过——,飞过——,还没有看到天的边。
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用课文中一句话说说。(天天坐在井里,见识少,目光短浅)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青蛙笑了,当别人告诉他的时候,他听了没有?反而笑了,说明什么?(自以为是,不听别人劝告)
现在我们回到课题,坐井观天,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们用来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板书:无知、自以为是)。如果青蛙想告别无知,他应该怎么做?
四、拓展
如果这只青蛙有一天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让跳出井口的青蛙认识了外面的世界,认识了了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呢,我相信我们都会做一只跳出井口的青蛙,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做一个知识渊博,不自以为是的人,下课!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新词,指导正确书写“观”“渴”和“喝”。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及寓意。
教学准备:
教学助手课件、图片、田字格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这则有趣的寓言故事。(书空跟随板书课题)。a学习“观”。b坐井观天从字面来看是什么意思? (学习拆字再组词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2.在之前的学习里,我们熟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我们的词语宝宝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和大家见面了!快来打个招呼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复习词语
(1)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两组读一遍)
(2)用优学派发送词语测试题,检测词语认读情况。
2.自由读文,思考:(1)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他们在争论什么?
3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评价朗读。思考:从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a “井沿”的`意思(井的边缘)引导:桌沿、床沿、帽沿...... 你在生活中见过井吗?(出示井的图片)教师引导在课件中
画出井沿的位置。
b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了井沿上。
(2) 同学们很善于思考,很会读书,下面,老师送给大家一幅画。请你移动小鸟和青蛙放置在井的正确位置(用优学派发送测试图),同时一位同学在黑板贴图。
二、汇报交流,细读感悟。
过渡:青蛙坐在井口里,小鸟落在井沿上,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课文描写了三次对话,那第一次对话是在哪个自然段?(二、三自然段)
1. 学习第1次对话:
(1)自由读—点名分角色读,评价读得怎样?
(2)引导读好青蛙:疑问、好奇的语气。小鸟:又累又渴的语气。(“一百多里”就是5万多米,飞了很远,点名读出飞 ……此处隐藏22188个字……师联系实际举例引导学生体会“一百多里”
(2)指名读出飞了一百多里。飞了一百多里,可能看到什么?(展开想象,发散思维)
(3)师指导朗读,生评价。
预设
4、大话
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却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1)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联系生活实际想想。
(2)青蛙的观点是什么?板书:井口那么大。为什么会说“井口那么大”
(3)试着把青蛙的话读一读。(男生读)
(4)小结学法: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解决疑问,点燃思维火花。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如:看图理解、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以及自己的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也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四、合作探究,揭示寓意(过渡:青蛙和小鸟争论的更加激烈了,我们也来争论争论。)
1、引导学生争论
1、师示范读指导如何争论。
2、同位练习
3、男女生分角色争论
2、说说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为什么?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板书:见多识广
4、看图读读第六自然段想想青蛙为什么会说井口那么大?
1、实验、
2、图引导
3、板书
5、请继续读读青蛙说的话,注意从它的神态和语言中体会他到底错在哪?板:自以为是
6、指导朗读(点名读,评价、)
(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求异思维,让学生在交流和辩论中,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同时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为每个孩子创造了参与的空间,弄清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既培养了实际的操作能力,也培养了观察和思维能力)
五、回归课题,揭示寓意
1、说说坐井观天的意思
2、这个故事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或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从读中学读,从读中悟理。通过辩论法、实验法、以及朗读等多种方式的`学习,学生明白道理也是水到渠成。)
六、发散思维七:推荐好书
(设计理念:通过本节课学到的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学习另外的几篇寓言,是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也能更好地诠释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角色,续编故事。
2、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词语:小鸟青蛙朋友坐井观天
井沿抬头看见无边无际
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2、同学们,这篇课文很有趣,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带上头饰分角色表演课文,大家评议。
(设计意图:采用儿童喜欢的角色表演的形式,鼓励学生深入到故事中去,把自己当成是青蛙或者小鸟,体会他们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读感悟他们的语言,理解寓意。进一步理解了青蛙对天的大小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鸟的理解才是正确的。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让认知价值和趣味价值成为“黄金搭档”。)
二、拓展说话。
设想一下,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1、小组交流,提出交流要求∶(1)积极参加讨论,态度自然大方。(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2、全班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表扬,对不当之处及时点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信、沿、抬、际、蛙、错、答、还。
学生认读。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看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全班交流。明确:“沿”字的右上方与“几”不同;“际”字左边的双耳旁氏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
3、教师重点范写“沿”、“答”、
“错”等字,学生书空。
4、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描红,仿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与评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视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好字,通过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来注意间架结构。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及时讲解一些字体的结构、笔画的粗细变化以及运笔的轻重等书写规律的知识,学生必然会仔细听讲、凝神观察,并逐渐掌握其写法。在学生练字时,教师要做好个别辅导工作,适时纠正学生写字姿势的不当,指导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粗细、长短变化。师生共评:学生互评(找出对方字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总评(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批,评出等级或提出批。)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5寓言故事:
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坐井观天》,来看看他会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呢?
板书课题:
坐井观天
过渡:
有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看看寓言故事了,不着急,让我们闯关完成,就能顺利通过第一关哦。
生字闯关:
1、学生自己找,自己读。
2、教师讲解个别字词。
3、生领读。
4、开小火车读。
5、趣味课堂。
过渡:恭喜大家来到第二关,有没有信心继续呢?
课文闯关:
1、听录音,找出文中青蛙的话用“-”画出,小鸟的话用“~”画出。个别读,同桌互读,分角色朗读。
2、试着谈谈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
3、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4、他们分别是怎么认为的?为什么呢?
5、小鸟又去过哪些地方呢?青蛙呢?
6、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从哪里能看出来?大话,笑。
7、揭示道理。
拓展延伸:
青蛙跳出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用一句古诗形容青蛙跳出来看到的'更多的世界,应该是什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结束:愿我们同学都能登高望远,勇攀高峰,做个有见识的人。
准备:
1、青蛙,小鸟插图板书需要用到。
2、生字转盘。
3、学生画出青蛙眼中的天,小鸟眼中的天。
4、配乐,小鸟飞过的地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