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18 09:29:09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集合15篇)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集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了解欣赏卡通画时感受卡通画这一绘画方式在表现形象时特殊的艺术感染力。

2、初步学会能用简单的语言从美术的角度评价卡通画。

3、学会用大胆、夸张、抽象的卡通画的特殊表现手法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画。

教学重点:

如何欣赏卡通,了解卡通画的特殊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学会夸张特征的绘画方法。

教学准备:

具有典型的卡通形象的动画片段、有关卡通的知识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放假都看了很多好电视吧?你们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生:略

师:这些都是动画片。你们知道吗,动画片和漫画就是卡通。英文中卡通是cartoon读音象卡通,所以我们中国翻译成卡通。我们今天就是要学第一课:出示课题:《中外卡通故事形象》(边放以前的国产动画片)在以前还没有电脑时,要完成一部动画片要画出成千上万的画,把很多个连续动作的画连续播放才能完成一个简单的动作,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动画片。

(二)欣赏卡通

1、(出示教材中的卡通图片)教师讲解教科书左边的几个动物明星。

(1)《三个和尚》:三个和尚体态个异,高矮胖瘦对比十分强烈,而且样子滑稽可笑,从他们的眼神中不难发现小和尚心里正想事呢。用笔非常简洁,人物内心刻画栩栩如生。

(2)《大闹天空》孙悟空,家喻户晓谁都喜欢,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着中外观众。作品线条流畅,色彩艳丽,个性鲜明,造型传神。

(3)《米老鼠和唐老鸭》滑稽、夸张的形象、人物幽默风趣、故事精彩跌宕,所有情节都是那么有趣和出人意料,在欢笑声中濡染真善美。

2、(播放动画片段)师:注意这些人物(包括动物)形象的动作、神态、特征、性格。

播放完师:说说你最喜欢的人物,为什么?

先叫几个学生回答再让全班同学集体评价几幅(教师注意启发引导从不同角度评价,主要从美术的角度)

六、学生动手

1、玩你说我画的游戏:一位同学描绘一下想表现的人物形象的`一些特征。另一位同学把其描绘的形象画出来。(教师引导用夸张特征的方法来表现人物)比如:猪八戒的特点是耳朵大,肚子又大又圆等,你就要把这些地方画的夸张点。还可以画上象征性的佩物——耙子。

2、同学们用自己的笔来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画(教师巡视指导)。

七、评价

1、采用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个人评与小组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先让学生说,然后学生说,最后教师进行短评。(这堂课评价很重要)

2、展示几幅作品(再一次让学生欣赏了卡通作品)让学生放开大胆评价。

八、课堂延伸

1、能不能把你画的卡通编个故事或者画一组画来配上文字。

2、造型多样的生活用品。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组合两种不同的物象,设计新的意向造型。

2.通过欣赏、联想、探讨等方法,感受奇思妙想的物象组合,并根据想象创作一幅有趣的形象。

3.在直观欣赏、探讨的互动学习中形成创新精神,丰富学生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并运用两种不同的物象组合意向造型。

难点:创造出具有创意和内涵的主题作品,培养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思维。

三、教学过程

(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动画片视频《猫和老鼠》,请学生谈一谈猫和老鼠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敌对关系)

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想过它们在一起是什么样的?并出示图片《猫和老鼠捉迷藏》,说说看到的画面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猫的背景和老鼠的形象组合,老鼠的耳朵变成了猫的眼睛,脸变成了猫的嘴巴,看起来反而很和谐、有趣和神奇,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奇思妙想》。

(二)观察作品,探究意向

1.描述内容

展示金特·凯泽的作品《法兰克福爵士音乐节》和玛格丽特的作品《宝岛》,提问:从这两幅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内容?(第一幅作品中有树干和树芽,树干是乐器小号的形象;第二幅作品中有橄榄叶和一些鸽子)

2.分析意向

教师请学生分组讨论:画面中的物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展开联想,说说其中的含义。

学生举手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第一幅画面中,小号形状的树象征了爵士乐,嫩芽象征了新生代的爵士音乐家,新生代音乐家诞生于爵士这棵树,表现了“后起之秀”的主题;第二幅画面中,有象征和平的橄榄叶,也有象征和平的鸽子,艺术家在画面中表现了橄榄叶中长出了白鸽,把象征和平的两个因素巧妙地组合到了一起,突出了“和平”的主题。

(三)示范创作,学生实践

1.老师以“我愿做小鸟的家”为主题进行示范创作,把鸟和树两种不同的物象进行组合,并讲解其创意构思和注意事项。

构思源于古希腊神话《阿波罗与达芙妮》,以人物形象的身躯做树干,头发和四肢做树枝、树叶,脚则为树根扎实落地,身上的服饰装饰物则为小鸟的'家进行绘画创作;注意事项:突出主题,形象美观有创意;学生从旁观察学习。

2.布置活动练习:发挥想象力,将两种看似没有联系的东西画在一起,创作一幅有创意的画,并表达一个特定的主题。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突出主题,形象美观有创意,注意保持教室卫生。

(四)作品展览,交流评议

教师组织“奇思妙想屋”的画展活动,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小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可从构思、想象、绘画意向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五)课堂总结,开放作业

1.总结重点知识,并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创造美。

2.课后了解更多关于艺术家的奇思妙想作品,尝试用手工的方式做一件主题作品,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浮雕的特点,初步掌握雕泥板的制作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泥板的材质、属性、质感表现出丰富的泥板作品。

2.通过欣赏、观察、讨论和实践练习,学会雕泥板的制作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3.形成发散思维,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升审美意识。

二、教学 ……此处隐藏8262个字……六、总结拓展: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恐龙都是在博物馆里的化石,或者是一些图片、视频等材料,这种生物早已灭绝,但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一个物种正在消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等等,因此倡议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倡导环保理念,爱护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叶形的观察与组合,进而与不同的事物进行奇妙的联想,用不同叶形组合、粘贴,形成新颖别致的造型,并进行粘贴与美化装饰。

2、学习拓印的方法与技巧,在绘画与装饰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乐趣,体验创作的快乐。

3、通过欣赏与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拓印的痕迹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利用叶形的原始状态

进行创造性的联想与组织,画面富有趣味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手中的树叶,了解叶子的构成。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拿的这些是什么?

(树叶)

师:对,是一些普普通通的树叶。大自然太神奇了,植物的种类繁多,小小的树叶形态万千!同学们想一想,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哪几部分?

生:叶片、叶柄、叶脉。

2 、结构之最

1)世界上最长的叶子——亚马逊棕榈

师:大家看!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叶子,它是南美洲的亚马逊棕榈,一片叶24、7子连柄带叶有米长,竖起来有七层楼房高。

2)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叶子——百岁兰

师: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叶子,叫百岁兰。它是生长于沙漠的一种植物,能适应极端天气,还有防沙固土的特点。

3)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播放幻灯片:秋天树叶纷纷飘落)美丽的叶子来到了我们身边。仔细观察:他们的形状、颜色、叶脉有什么特点?

(学生畅所欲言)

师:我们可以用哪些美术形式留住他们的美丽呢?

(出示幻灯片:绘画、摄影、泥塑、剪纸、手工石头画、工艺挂件)

师:还可以用什么形式呢?大家请看!

4)出示课题。

教师拓印树叶,印出课题。

二、新授

1 、初步探究与尝试

2、拿起一张小小的白纸,选择一个颜色,也尝试着用拓印的方法印出一片美丽的叶子,印完之后说一说怎样才能印出清晰的图案?

(1)学生拓印一片树叶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找出印记不清楚的原因:轮廓印的不清晰、力度不够等等。

2 、树叶组合练习

师:单独拓印一片叶子缺少了趣味性,把多个叶子拼摆想象才更加有趣呢!

1)课件出示问题:想象一下他们的形状像什么?能组合成什么形象呢?

2)播放动画,见证奇迹:金鱼和女孩

3)欣赏拼摆树叶(分钟)

(1)欣赏树叶组合,还有更多精彩!

(2)学生尝试拼摆有趣的图案

师:你还有更好的创意吗?马上用你自己的树叶摆一摆,变一变吧!

(3)小组之间说一说你的创意。

4 、教师示范(播放微视频)

(1)观看步骤演示

师:于老师也制作了一幅树叶树叶拓印画,想不想欣赏一下?(分钟)

在看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拓印画的步骤有哪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学生说一说制作步骤、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板书

步骤:

①设计与拼摆(将树叶反过来,叶脉的痕迹比较明显,用双面胶固定)

②覆盖一张纸并对齐固定(用小夹子将两张纸固定住)

③用油画棒或彩铅涂色(用笔要倾斜、轮廓要清晰、力度要略大)

④想象添加、完成作品(按照形象添加有联系的背景)

三、作业实践

将自己搜集的树叶进行联想,拼出一幅画并拓印下来。

出示要求:拓印清晰,想象丰富,画面饱满、生动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

四、作业展评

将学生的作品展示于黑板展示区,采用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评价作品,指出优缺点。

五、课外知识拓展

(1)课件展示叶雕作品及树叶上绘画的作品等。

(2)小结:

师: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勤于动手的意识。树叶虽小,却是大自然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爱护身边的植物,保护大自然!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扑捉,实践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2、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3、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在了解认知船的过程中,潜在的启发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

重点:

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

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彩色笔、油画棒、图画纸

学生准备:

课前查找或搜集有关船的`知识和图片,彩色纸、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谜语: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全靠它。揭示课题:船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船有哪些了解,反馈学生课前搜集船的知识。

教师提出问题:

1.你知道的船有哪些?

2.它们有什么用途呢?

3.请你说一说坐船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欣赏:播放课件,了解船的种类及其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问题:

1、它们的外形一样吗?

2、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它们的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对各种船进行简单的讲解。

学生归纳总结:

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船用途不同。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创造力。)

(二)教师示范讲解画船及构图的方法:

1、画一条波浪线。贯穿画纸,从左到右。

2、画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船头高高扬起,画在画面中间船身要大要长。

3、局部结构的表现:体现船的种类。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