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5-06-28 18:17:07
微课教学反思

微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微课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课教学反思1

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微课的授课形式新颖独特,操作方法简单易学,深受师生喜爱,但要设计好一节微课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微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学微视频。微课录制的是独立的知识点,录制时间一般比较短,但并不固定,完全取决于这个教学内容的讲授需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也应该有完整的教学过程,包含导入、讲解、互动、总结等各个教学环节。

微课的教学语言要饱含激情,富有节奏感,应该略快于平时上课的语速,同时语言规范,注意措辞和语气,既有效地传授知识技能,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制作课件时,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我的授课对象是初中生,因此课件风格较活泼。课件中的动画效果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我在讲解树状图和表格的画法时,将树状图和表格拆分成了几部分,让它们随着我的讲解进度一点一点地显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要求学生思考问题时,可以在旁边加一个灯泡或插入一个云形标注的形状,引起学生注意,也使课件更加美观。

我在本次的微课录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讲完基础知识点后,我只设置了一道练习题,其实可以多出几道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习题供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查漏补缺。其次,我的微课缺少布置作业的环节。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布置分层作业,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除了传统的习题,也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提高检索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或者布置动手操作作业,如制作一副三角板等。而且,录制微课要在一个安静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比如我在下班高峰期录制的部分里面会有刺耳的汽车鸣笛声,导致我不得不重新录制。

我使用的微课录制方法是课件录音法,即把课件加上讲解之后直接生成视频。其实,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制作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将背景音乐插入到课件中,将重点教学内容通过视觉和听觉表现出来,或者利用手机、摄像机拍摄,展现教师本人的风采。

微课是一种很好的思考和记录方式,它可以体现出自身的教学技能、教育技术能力。通过观看自己的微课,我们可以听出自己讲课时的语速、音调是否得当;将微课分享给其他教师,互相交流学习,也可以获取宝贵经验。在接下来的实践教学中,我要勇于尝试不同的微课录制方式,改进不足,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

微课教学反思2

在学期初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第一单元写景习作教学时,本人发现不少学生对写景的作文不感兴趣,也许是三年级的学生才开始接触写景的习作,因此不知该如何去写,所写的习作语言空洞,条理不清晰,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去写,致使习作的重点不突出。而写景作文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决定制作一个关于写景教学的微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颐和园》是小学四年级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篇写景文章,更是一篇很好的习作。在微课制作中,以《颐和园》一课的第二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明白作者在写这一段时,是怎样抓住特点写景的,最后以清晰的板书总结了写景的方法。并以学生对学校最熟悉的长廊做了小练笔的拓展。从这节微课的制作过程可以看出,要想制作出一节质量高的微课需要细心、用心、精心地去挖掘教材,还要做到语言精练,授课内容通俗易懂。

微课教学反思3

该微课属小学语文低中年级的句子教学。比喻句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不少教师认为:小学生知识底子薄,思维能力低,不易进行比喻句教学或者只能进行极其初浅的比喻句教学。或者,不顾年级特点,不分年级高低,课文中如果有比喻句,教师往往要学生把它找出来进行教学,造成多次重复。或者过于理性化教学,遇到比喻句,似乎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把什么比作什么了,或者拿什么来比什么的(认识本体与喻体),只重知识而不重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事实上,小学语文课本中比喻句的出现,基本上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因此,该微课根据低中年级的小学生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领会比喻句的表达作用,收获比喻句的写作特点,积累比喻句的写话,从而培养学生写比喻话的兴趣。以下为该微课成功之处:

一、图画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老师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示一个鲜活的苹果图,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然后出示两个例句,让学生直观感受比喻句在表达方面的作用。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建立了学生学习生字的信心。

二、句子教学体现层次性。

小学生低中年级的写话是起步阶段。因此,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才能渐渐走向成功。写话就要从扎实的写句子入手,先把句子写好,再写好段落,然后再写好一整篇文章。本微课通过领会、欣赏、观察、积累等训练,具体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找准特点,加上想象,用比喻句把事物写清楚、明白。一步步把学生的写话基础打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三、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

该微课快结束之际,老师不忘和学生一起复习写比喻句的方法之余,还鼓励学生平时要多练多写,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微课教学反思4

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教师培训,听了大家的课让我对传统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突破转变。我感受很深。各位同仁们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那谦虚谨慎、友善宽容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一、本次培训的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精心的准备上,体现在简而精、通俗易懂的语言上。 当堂训练的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直处于主动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学生在个性上存在差异,但在智商上没有太大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于教师去挖掘。所以我们应大胆地放开手,让所有学生去学习,去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通过教师的培养逐渐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能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思维到实践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因人施教,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要让他们学好,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基本条件,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辅以合适的指导方法。

二、教学工作反思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博 ……此处隐藏11508个字……讲课时间节省了一大半;二是听课没有学生参与,完全由老师自编、自导、自演,在台上唱独角戏。

一、评判标准

一看教学基本功;

二看教学理念及对学段目标的把握;

三看对教材的理解与驾驭;

四看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操作(包括课时任务切分是否恰当,对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处理是否可行);

五看可预见的教学效果。

二、上课技巧

一般来说,微格课教学都不会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却要用20——25分钟的时间打动听众,征服评委,为此上微格课就得有所讲究,得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一)尽可能通过课堂教学凸显自己亮点

尽可能通过课堂教学的某个或某些设计凸显自己在教学语言、教态、板书、普通话、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优势,让其成为自身课堂教学的一两个亮点。

(二)通过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

通过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来具体体现自身对教材的把握,对学段目标的落实,对语文教学基本理念的践行,让听众触摸到可预见的教学效果。

1.基本理念的践行与学段目标的落实,不可能临时抱佛脚的,得靠平时的教学惯性。

2.教材把握,要点:①根据单元导语、文中小泡泡、课后练习题和文本特色语言快速确定课时训练点及其相对应的语言材料。②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确定执教课时,并恰当切分教学任务,注意课时之间的衔接。③体现用教材教、用课文学。用教材教”的重要标志不是看

教学内容是否重构,教学设计是否创新,而是看是否根据选文的类型和功能,使重构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了选文“本源”(编写意图和教材规定)的教学功能,看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学”的行为和方式。“用课文学”具体说来:一学读,保证读的时间、质量,注意读的指导;二学说,既要注意交流的结果,更要注意交流的表述是否合乎语言规范;三学思,引导学生学习质疑的途径和方法——针对题目、语言材料、小泡泡等;四学法,即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五学知,包括语修逻文的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六学评,评价自己,也评价他人,还评价文章人物、表达策略等;七学赏,通过对课文人物、感人故事、开头结尾、甚至课文中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的欣赏,提高审美水平,培养审美情趣;八学气,包括志气、意气、骨气、才气、气度等等。④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根据文本及学生实际,合理开发和利用相关教学资源。

3.自我预测一下教学效果,主要看看预设亮点、教学操作、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契合程度。

(三)简单语文备课的基本策略

①读出一个课文主题,既要注意文本的核心价值取向,又要注意学生自己的深刻理解;②找准一个结构总纲,作深入研究的起点,也作重要教学环节的起承与转合;③营造一个教学高潮;④安排一次课堂练笔(书写或是片段写作);⑤进行一些拓展延伸。

(四)从课堂教学看教师身心的投入程度

从课堂教学的情境性和师生的角色感,看教师身心的投入程度。

所谓微格教学,最初本应是师范生学习教学或者检查师范生教学的一种方式。由于指导老师不可能用一个上午检查4位同学各一节45分钟的课,于是就借迷你的方式,搞所谓微格,即用20——25分钟上一节微格课,检查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一般20——25分钟也应该算是结构基本完善的一节小课——正常的课,按自然流程实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程序以及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等,包括充分的学生活动。微格课教学常在教学研究中使用。老师们就某一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块儿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的操作方案,研究备课,然后由一位教师具体进行一定时间长度的教学,教学后再讨论小结,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既解决方案,再进行教学,直到问题的解决。而今,选聘教师或者进行教学竞赛初赛也常常使用这种微格课教学,省时高效。

微课教学反思14

本次微课程讲解的内容都是我们在教学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软件,老师的详细讲解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到资源的搜索,图片、文本、声音和视频的下载。

在搜索功能上除了常用的搜索方法,老师又告诉我们如何更加快速和精确化的找到你要搜索的内容,遇到无法下载时我们可以点击文本下方的快照。

图片文本声音下载对我们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但视频下载会遇到无法下载的情况出现,而老师推荐使用的硕鼠软件功能就比较强大。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免去了视频无法播放的苦恼。

对于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下载后,老师又提醒我们如何进行保存,创建文件夹使我们的文件资源更加的有条不紊。其中提醒我们文件的保存不要放置在C盘,他会容易丢失或者使我们的计算机运行缓慢。

对于我们平时备课要用到的资源下载,老师推荐的第一课件往的内容丰富且只要注册帐号大部分资源可以免费享用。对于我们经常使用的电子书、ppt可见等有很全面,是值得推荐和使用的课件资源网址。

通过本次微课程的学习,我又一次巩固了自己原来掌握的信息技术。同时获取了更多的资源。一定好好运用到教学中,让孩子们更加喜欢自己的课堂!

微课教学反思15

在这节微课里,我要重点指导“雪”和“帮”这两个生字的书写。如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并端正书写,成为了我这节课设计上的难点。因此,我仔细研究这两个字,最终确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识记这两个生字。“雪”字的教学,我是采取汉字追根溯源的方式帮助学生识记。从象形字中了解汉字的演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创造出来的。每个汉字的构形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比如象形字,它所表示的意义对象一定有形可象,“日” 、“月”古文字像太阳、月牙,“鸟”,古文字就是一只鸟形。在课件的展示中,我将汉字“雪”的变化直观地进行展示,并告诉学生: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认为从天而降的像羽毛一样的东西就是“雪”。很好地诠释了“鹅毛大雪:之意。同时,课件也以图形直观地为我们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这教学一资源,能够充分引领学生去探究祖先创造汉字的方法,让学生享受探究汉字起源的乐趣,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雨字头”也是本课要学习的一个新部首。“雨字头”和“雨”字在书写时,有明显的不同。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区分,并正确书写呢?在课中,我也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魅力,通过课件的演示,通过“火眼金睛找一找“这个游戏的开展,让学生自己发现“雨字头”和“雨”的不同,从而,在书写时便不会出错了。

“帮”字的教学,我主要是采取儿歌识记字形的方法,帮助孩子识记生字。“帮”字和“雪”字同是上下结构的字,可是,他们的字形却有所不同,“雪”字上半部分只有一个部件,而“帮”字上半部分却有两个部件。这样的字,我们要教给孩子写字的规律,这样孩子以后在书写的时候才能够写得规范,于是,我就编了首儿歌,帮助孩子进行识记“上下结构要写好,字型匀称很重要。上面如有两部件,要像朋友紧紧靠。下面要写扁而宽,稳稳托住才顺当。三个部件写规范,汉字工整又漂亮。”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觉用这两种方法教学生字,学生学得十分开心,充实而有效!

《微课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