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毫米分米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毫米分米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毫米分米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
2、知道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测量。教学重点: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教学准备:尺子、硬币、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问:我们可以用这根米尺干什么?
3、你能用它来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的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米以外的其它长度单位。揭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厘米
先介绍1厘米,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举例说明什么物体大约1厘米。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试一试
2、认识分米
10厘米就是1分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1分米等于10厘米,2分米等于几厘米?3分米呢?1米是铄多少分米?1米又是多少厘米?
3、认识毫米
1厘米中间有几个这样的小格?每小格的长就是1毫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1厘米等于几毫米?2厘米呢?量很短或很薄的物体就要用毫米做单位。量一量硬币的厚度。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 练一练1、2、32、4、5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认识毫米分米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
本课是测量系列的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厘米、米及简单估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千米、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面积的基础。
本课的数学本质是: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和硬币的厚度,使学生感受引入新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比画、量一量、画一画、测一测、比一比和估一估,认识分米和毫米,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单位长度的线段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合理选择使用长度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能估计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课前调研:
1.你知道分米、毫米吗?知道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吗?
2.填空:200厘米=()米
3.请用尺子画一条长度大约为10厘米的线。
4.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米
结果:
1.不知道的占90.9%。
2.正确的88%
3.正确的64%。
4.桌子长10人,铅笔长6人,门高12人,不知道5人。共33人。
结论:
学生知道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部分知道分米和毫米,但对实际意义不理解,也不知道关系。
后测(考试)情况:学生对45厘米=()毫米,这一题的错误较多,原因是对45个10是多少有些陌生。
成功案例:
活动一:制造疑问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出示课件)
请你们猜一猜哪条绳子长?为什么?
生:第2条绳子长,因为它拉直以后就长了。
2.我这还有两条线段,你们想不想猜猜它们的长短呢?(教师出示2条线段的课件)
蓝色红色
猜一猜这两条线段闪烁的地方哪个长、哪个短?
生1:蓝色的线段长
生2:红色的线段长
用什么办法能准确的知道这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生:用尺子量
请每个同学量一量,结果如何呢?
生:一样长。
活动二:认识1分米、1毫米有多长。
1.量一量
动手量一量,把数据写在表上。
(汇报时请个别上台展示)
小朋友量出了这两条线段都是10厘米
通过这两次估测,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要想知道物体的准确长度要用尺子量。
你们知道10cm还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表示,是什么呢?
生:分米,你对分米有什么了解吗?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在数学上,10厘米我们也说是1分米。)
分米也可以用dm表示。
谁能用字母来表示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生:1dm=10cm
2.找一找。
小朋友都带有尺子,快拿出来用手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1分米,然后说给同桌听。
生:从1厘米到10厘米之间这段
生:从4厘米到14厘米之间这段
……
小朋友们已经能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有多长了,现在请你估计然后测量一下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学习用具中哪些大约有1分米。(自己不好测量的可以找同学帮帮忙)
生:手的长度
生:衣服上扣子之间
生:头发的长度
……
小结:小朋友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到了很多大约长1分米的东西。
3.小组讨论找关系。
老师有个问题请小朋友思考:1米是多少分米?可以看看米尺,动动脑筋想一想看!(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汇报时,请两名学生上台帮拿尺子数给大家看)
生:1米=10分米
用字母又怎么表示呢?
生:1m=10dm
同学对分米认的很清楚了,能不能用的很清楚呢?(出示练习课件)
铅笔盒长2(分米)
操场跑道长200(米)
教室门高2(米)
一支钢笔长约12(厘米)
1分硬币大约厚1(毫米)
方案一:呦,这位同学用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你能向大家介绍毫米的有关的知识吗?
1毫米有多长?在尺子上找一找,拿一分硬币体会一下,你对1毫米有什么感觉?
1mm特别特别短,你们可别看它短,在很多精密的零件上可都用到1mm长的物体。
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1厘米=10毫米1cm=10mm
方案二:学生没有说出正确的单位
这个单位就是我们今天要新学习的单位,它叫毫米(出示课件)
在尺子上这样的一个小格就是1mm
1)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一找1毫米都在哪?指给同组同学看
2)毫米有多长?在尺子上找一找,拿一分硬币体会一下,你对1毫米有什么感觉?
3)1 ……此处隐藏28779个字……几到几是1分米?
你能借助纸条或直尺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吗?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纸杯、直板手机、磁带盒、口香糖盒、固体胶棒等。
3、分米和米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量出,2号金箍棒长20厘米,是几分米?
1号金箍棒长1米,它的长度如果用分米作单位,是几分米?并且说说你的想法。
此处难度较大,学生发言完毕后,(课件演示)[1米=10分米]
三、总结长度单位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毫米和分米,【补充课题】它们同米和厘米
一样,都是计量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你能把这4个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下吗?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说一个长度,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但注意:动作要轻,能做到吗?(让同学们分别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
2、师:知道了这些长度单位的大小,我们在表示物体的长度时,
就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看看生活中人们是怎样运用长度单
(课件:生活处处有数学)位的。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约8844米。
中学生课桌高度为6分米左右,椅子高度为4分米左右。
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把米尺的长是1()
一把米尺的长是10()
一把米尺的长是100()
一个墨水瓶高约1()
教室的门高约是2()宽约是8()
认识毫米分米教学设计15教学内容:
教材P22~27,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2、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记忆部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和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法:
启发引导法、示范法、教授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自主练习法、观察比较法、实际操作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学具、投影、情境图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今天让我们看看孙大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问题?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同学们提出3个问题。
学生看图,找出图中的信息。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通过欣赏图片,产生学习兴趣,为学习知识打好基础。
鼓励学生按顺序找出数学信息。
活动二:
1、1毫米有多长?
师:请同学们观察小尺,你有什么发现?
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mm表示,它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想一想,毫米和厘米有
什么关系。
师总结:1厘米就是10毫米,也可以说10毫米是1厘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你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用毫米表示合适?
2、1分米有多长?
师:你知道一分米有多长吗?观察直尺,找到10厘米,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或者1分米就是10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呢?
3、1千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用手笔划一下。1千米就是1000个1米这么长,也就是1千米是1000
米,也可以说1000米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
千米也可以叫公里,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看到或听到过这个词?
总结:今天我们学的毫米、分米、千米,还有前面学的厘米、米,他们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学生观察小尺,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巩固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合作。
利用直尺,让学生找到1分米的尺度。直观认识1分米。
学生自由猜测,寻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
学生想象1米的长度,联想1千米。
学生回答
学生记熟,并能明确长度单位有哪些?
通过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是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1厘米和1毫米的关系。
空间感受1毫米的长度,进一步巩固1毫米的概念。
直观感受1分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直观性。
联系生活巩固掌握分米的概念,体验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
学生能否准确说出1米的长度。
活动三:
自主练习:
1、第1题:用手势表示长度。
2、第2题:估一估,量一量
3、第3题:填一填
4、第4题: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5、第6题:简单计算
学生小组先练练,后指名活动。
学生说估测的方法再进行实际测量。
学生先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换算法。
学生先介绍动物,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
学生小组讨论计算方法,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加深认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测量和估测的能力。
体会高级单位名数和低级单位名数互化的方法。
使学生了解关于动物的常识,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
学生能否用正确的方法解答,是否明确换算。
活动四:
课外实践:
教师因地制宜,选择身边感兴趣的物体实行实际测量。
我学会了吗?
1、你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吗?
2、你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量一量、说一说。
3、有关长度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课外活动,整理数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获得有关测量方面的知识。
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五:
师:说一说你今天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作简单回顾。
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